蛤殼是文蛤或者青蛤的貝殼,作為中藥材,它苦、咸、寒,具有清熱化痰,軟堅散結的功效。蛤殼在臨床是常用于以下之類病癥的治療。 蛤殼性寒,能清泄肺熱,化除濃痰。治肺熱痰壅,痰稠色黃,常與清肺化痰藥配伍使用,如桑白皮、竹瀝等。若痰火內結,灼傷肺絡,以致于濃痰咯血,或胸肺疼痛,則需要配伍清熱瀉火藥,如青黛。不管瘰疬還是癭瘤,都是中醫術語,普通人不明白是什么疾病。簡單地說,瘰疬就是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外科感染性疾病,其如豆子一般冒出皮膚表面,相互串聯,或大或小。而癭瘤則相當于現在所說的囊腫。蛤殼清熱化痰、軟堅散結,可用于治療痰氣互結之癭瘤,常配伍消癭軟堅藥如海藻、昆布等。若火氣旺盛所致瘰疬,則再配伍清火泄熱藥,如夏枯草等。 此外,蛤殼煅燒后使用,可治療胃酸疼痛,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。從現代藥理學角度看來,這就是一個酸堿中和作用。藥理學研究還表明,蛤殼具有利尿、抗炎作用、抗氧化作用,可促進機體內超氧化歧化酶,從而可抗衰老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蛤殼有礙于消化,尤其是脾胃虛弱者,需要控制量和服用時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