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今天起就進入到了霜降,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,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。
民間有言:霜降吃丁柿,不會流鼻涕。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,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,營養價值高。柿子不但營養豐富,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 柿子因含有大量胡蘿卜素、維生素C、葡萄糖等營養元素,享有“果中圣品”的美譽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但是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人們卻總有一些顧慮,因為傳言說: 很多人不敢多吃柿子,怕因此患上膽結石。
這里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——“單寧”與“胃柿石”。
單寧也被叫做鞣酸,在植物中廣泛存在。單寧分為可溶性單寧和不可溶性單寧兩類。其中,可溶性單寧能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不溶性沉淀,在胃腸中也不能被分解。
澀柿子屬于可溶性單寧含量較高的食物,可溶性單寧能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結合形成鞣酸蛋白質,很難溶于水,沉積在胃里,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膠、纖維等其他成分,混在一起形成“胃柿石”,可能造成消化道阻塞,導致腹痛。但這需要食用大量單寧含量高的澀柿子才可能發生。因此,產生在胃里的“胃柿石”和膽固醇類物質沉淀形成的膽結石毫不相干。
盡管可溶性單寧可能會導致“胃柿石”的形成,但這僅限于食用“澀柿子”。因為柿子中可溶性單寧的含量相差很大,一般在0.4%~4%。
澀型柿子未成熟時單寧含量可達4%以上,但因為口感太差,基本上沒有人食用。而完全成熟的甜型柿子或脫澀后的澀型柿子,單寧含量低于0.1%,并不會引起“胃柿石”。
另外,單寧含量高也并不是形成“胃柿石”的唯一因素,低濃度胃酸、低胃動力也是人體植物性胃石的誘因。因此,如果沒有消化系統疾病,正常人一天吃一個成熟的大柿子,一般是沒有問題的。
很多人都聽說過“螃蟹和柿子不可同食”,否則會引起腹瀉。這真是因為兩種食物“相克”嗎?
螃蟹與柿子同食引起腹瀉,主要是因為這兩種食物都比較容易造成胃腸發涼、腸道運動加速的感覺。有些敏感人群單獨食用螃蟹或柿子就會發生腹瀉。
如果是消化能力弱、腸道敏感、菌群紊亂、容易腹瀉的體質,甚至患有腸易激綜合征、慢性腸炎等疾病的人群,螃蟹蝦貝一類引起胃腸發涼的食物都應當自覺少吃,西瓜、梨、甘蔗、獼猴桃等水果也要控制攝入量。
長期而言,加強體質、改善胃腸消化能力,能夠逐漸消除身體對這些食物的敏感度。所以,螃蟹和柿子的相克并不是普遍規律。身體強壯、胃腸健康的人,即便吃了一只螃蟹再吃一個柿子,也安然無恙。
還有些傳言說,柿子與酸奶(牛奶)不能同食,則是因為酸奶、牛奶都是高蛋白食物。如果一次性吃下大量單寧含量高的澀柿子,同時胃中又有很多蛋白,確實可能形成“胃柿石”,造成消化道阻塞,導致腹痛。
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,可溶性單寧會使胃腸中的消化酶活性下降。如果吃下大量單寧含量高的食物,即使沒有與高蛋白食物一起吃,也可能出現同樣的問題。如果出現了這些情況,人們往往會把原因歸咎于跟柿子一起吃的食物。
因此,應該重點強調的是:不要吃“澀柿子”。如果是成熟的甜柿子,或者經過“脫澀處理”的柿子,與上述這些食物一起吃是沒問題的;如果是澀柿子,即使單獨吃也不保險。
可溶性單寧會使胃腸中的消化酶活性下降,對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影響。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,飯前飯后不吃柿子是可取的做法。但如果胃腸功能正常的人群,飯前飯后吃個柿子并沒有大礙。
?? 適量食用,一天食用量不超過1~2個; ?? 不吃未成熟或沒有經過脫澀處理的柿子; ?? 胃腸功能較弱的人,要注意食用柿子的時間; ?? 如吃柿子后感到強烈不適,應及時就醫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