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 煎煮中藥不宜用微波爐。 ② 服用中藥湯劑時最好不要加糖。 ③ 喝苦味中藥時,可待湯藥溫度冷卻一些(20~36℃)后再服用。 自來水、井水、泉水、蒸餾水均可。
一般來說,凡可作為飲用的水都可用來煎煮中藥。
武火指強火,又稱急火,溫度上升很快,水分蒸發也快。 最好用砂鍋瓦罐;搪瓷罐次之;忌用鐵鍋、銅鍋鋁鍋等金屬鍋具。1、 冷水浸泡藥材30~60分鐘,水沒過藥物2~5厘米。
2、 大火(武火)煮開;
3、小火(文火)煎煮。
4、第一煎過濾藥液150~250毫升。
5、加少量水第二煎(第二煎水量為第一煎的1/3~1/2),過濾藥液150~250毫升;
6、兩煎藥液混勻后分2次服用。
【先煎】 操作方法:將先煎藥物煮沸20~30分鐘(一些毒性藥需先煎40~60分鐘以上),再將其他藥物加入一起煎煮。 如:生石膏、生牡蠣等礦石、貝殼類藥物;附子、烏頭、黑丑(牽牛子)等有毒藥物。
【后下】 操作方法:在其他藥煎煮以后,?;鹎暗?~10分鐘再將后下藥放入藥鍋中煎煮。 如:薄荷、木通、藿香、砂仁、鉤藤、豆蔻、杏仁等氣味芳香的藥物,煎煮過久,其有效成分易揮發而失效;又如大黃后下,可使其瀉下作用更強。
【包煎】 操作方法:將需包煎的藥物裝入紗布袋中與其他藥物一同煎煮。 如:車前子等含淀粉、黏液質較多的藥物;旋覆花等帶毛的藥物;蒲黃、葶藶子、滑石粉等花粉、細小種子及細粉類藥物;海金沙等易浮于湯液表面。
【另煎(另燉)】 操作方法:單獨煎煮,一般煎煮時間較長,通常需要1~2小時。 如:人參、西洋參、羚羊角等貴重藥材。
【烊化(熔化)】 操作方法:將藥物放入煎好的熱藥液中溶化后服用。 如:阿膠、鹿角膠、龜甲膠、飴糖等。
【泡服(焗服)】 操作方法:可用少量開水或復方中其他藥物滾燙的煎出藥液趁熱浸泡,加蓋悶潤30分鐘,去渣即可服用。 如:西紅花、番瀉葉、胖大海等。 【煎湯代水】 操作方法:將藥物先行煎煮、去渣,再用其清液煎煮其他藥物。 如:灶心土、玉米須、絲瓜絡、金錢草等。
【沖服】 操作方法:研成細末制成散劑用溫開水或其他藥物煎液沖服。 如:人參、西洋參、牛黃、羚羊角、麝香、鹿茸、三七、花蕊石、白及;蜈蚣、全蝎、僵蠶;海螵蛸、瓦楞子、海蛤殼、延胡索;雷丸、鶴草芽、朱砂;竹瀝汁、藕汁、姜汁、蜂蜜、鮮地黃汁等。 |